第55期—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专题例会
作者:必赢线路检测中心 时间:2022-10-23 点击数:
2022年10月23日晚7点整,第55期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专题例会通过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召开,此次例会共有20余人参加,包括硕士生导师朱晓伟老师和连帅磊老师,以及课题组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们。本次会议由任杰、程丽媛同学进行文献汇报,付兆宇同学负责本次的会议记录。
首先,任杰同学对文献《Preschoolers learn new moral and conventional norms from direct experiences》进行分享。该文献聚焦于学龄前儿童新的道德和习俗规范的学习,任杰同学从研究背景、研究设计、实验过程、讨论和个人思考和收获五个方面进行介绍,并指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经历为学习不同类型的新的规范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并且儿童在能力发展过程中,会将他人的规范知识融入到自己的规范判断中。该研究结合儿童心理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儿童发展中的规范能力,并了解到这些能力如何与儿童的心理理论相互作用。在汇报结尾,任杰同学还给大家提供了有关统计方法如广义线性模型、配对卡方检验的知识点总结,大家收获满满。最后,朱晓伟老师和连帅磊老师总结指出,以儿童为被试的研究,其不可预见性会更大,由于儿童的多变和灵活,在设计实验时,考虑因素和控制变量的难度也会更大,同时鼓励学生们积极尝试。
接下来,程丽媛同学对文献《Understanding guilt-related interpersonal dysfunction in 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through 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two social interaction tasks》进行汇报分享。研究从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五个部分为我们详细介绍。研究关注强迫性人格障碍和内疚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以下假设:H1:由于共情能力不足,OCPD患者可能比健康对照组(HC)表现出更少的内疚相关反应,这可能导致OCPD相关的人际功能障碍;H2:作为强迫症的候选成员,OCPDs可能比HCs有更强烈的内疚相关反应。并考察了两种人际互动任务。最终得出了与HCs相比,OCPD参与者往往较少受到内疚的影响:他们在做出合作决定时表现出较少的内疚厌恶;并且在伤害他人后表现出较少的内疚诱导的补偿的实验结论。最后,同学们针对本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至此,本次会议圆满结束,让我们一同期待下一次的学术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