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期—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专题例会
作者:必赢线路检测中心 时间:2022-11-13 点击数:
(通讯员 郭靓)2022年11月13日晚7点,第58期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专题例会在线下(文科大楼905)和线上同时召开。此次例会共30余人,包括硕士生导师连帅磊老师、朱晓伟老师、课题组的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本次会议由杨蕊嵘和秦珂楠同学进行文献汇报,由郭靓同学负责本次的会议记录。
例会正式开始,首先由杨蕊嵘同学进行文献汇报,题目为《Does adolescents’ Internet addiction trigger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or vice versa? The moderating roles of peer relationships and gender》,该文章于2022年发表在《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该文章报告了青少年网络成瘾和抑郁症状、攻击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双向预测关系,结果发现,网络成瘾与抑郁症状和攻击行为之间不存在双向相互关系,即网络成瘾是抑郁症状和攻击行为的前因,网络成瘾是一个风险因素,但不是内化和外化问题的结果;其次还发现网络成瘾的有害影响在男孩和女孩之间存在差异。网络成瘾的男孩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而不是抑郁症状;网络成瘾的女孩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而不是攻击性行为。
汇报后,朱晓伟老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对第二次流失的被试人数和第一次的流失人数进行比较,并邀请同学们一起回答,并且提出非随机缺失的含义和处理办法;其次,朱老师还提出非心理学专业同学要逐步提升心理学素养,夯实基础知识,对于文献的翻译要做到准确无误,不犯低级错误;最后还提到在文献报告时,要着重汇报作者是如何建构研究思路的、如何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假设的。此外,针对文章中提出的交叉滞后面板分析和最小完全随机缺失等处理方法,连帅磊老师向同学们就这部分知识给大家做了详细介绍,并且点出了在一般研究中,当数据缺失较大时的处理方法——多重差补法,进一步夯实了同学们的心理学的实验基础知识。
紧接着,秦珂楠同学汇报了于2021年发表在《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杂志上的文章《Bullying Perpetration, Moral Disengagement and Need for Popularity: Examining Reciprocal Associations in Adolescence》。秦珂楠同学在文献汇报之前先向各位同学系统介绍了该篇文章涉及到的知识点——测量等值、传统交叉滞后模型以及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该研究考察欺凌实施行为、道德推脱与受欢迎需求在青少年中的相互关联,采用了西班牙版欧洲欺凌干预项目问(EBIPQ)的子量表、西班牙版青少年道德推脱量表以及受欢迎量表进行研究,并通过初步分析、传统交叉滞后面板分析、随机截距交叉滞后面板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得出本研究的实验结果:随时间的推移,欺凌实施行为和道德推脱没有表现出双向关联;在个体间和个体内水平上,受欢迎需求均可正向预测随后的欺凌实施行为;在个体间和个体内水平上,受欢迎需求也可预测道德推脱随时间推移的增加。研究结果强调了欺凌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道德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
汇报结束后,连帅磊老师就其中的敏感性分析、个体间层面和个体内层面的具体内容向同学们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向同学们说明在本研究中如何确定简约模型,同学们获益良多。
到此,本期例会圆满结束,相信大家都是收获颇丰,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周的文献汇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