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大会分会场圆满举办
作者:必赢线路检测中心 时间:2021-11-15 点击数:
2021年11月13日下午2点,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大会分组报告拉开帷幕。本次学术大会设有7个专题论坛,分别为“社会转型与经济社会心理”、“社会群体印象评价”、“面孔吸引力的曝光效应与适应后效”、“网络中的亲社会行为”、“传统文化心理”、“手机依赖及其干预研究”以及“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的相对剥夺感与心理社会适应”。还设有31个口头报告分组和7个展贴报告组,其中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心理服务”、“人际与群际关系”、“文化心理”、“自我心理”、“心理健康”、“决策与消费”和“组织心理”九大主题。
各个分会场紧紧围绕大会主题“社会心理学的中国话语与国际影响”,展示了许多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如在“社会转型与经济社会心理”专题论坛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报告人杨紫嫣、朱慧珺为我们展现了社会心理学在经济、教育领域日趋增长的影响力。杨紫嫣在题为《The Change of Cultural Tightness-Looseness in China since 1970: Trend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的报告中从宏观角度讨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探讨文化变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认为改革开放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文化、经济。朱慧珺在题为《中国人的性别角色变迁:基于多方法的检验》报告中,通过横断对比研究等多种方法探讨了中国人的性别角色在过去几十年来的变化。发现在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中,整体呈双性化和未分化上升的趋势;而在性别角色的特质变化中,女性的工具性特质(男子气)呈增长趋势。这有助于人们转变对性别角色的传统看法,制定更合理的性别角色教育政策。
在“社会群体印象评价”专题论坛中,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的多位报告人立足中国文化背景,呈现了具有中国话语权的社会心理研究。如宋仕婕作了题为《社会群体印象评价量表的编制》的报告,他们采用提名和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探讨了社会群体印象的公众感知,并揭示了社会群体印象的评价结构,最终形成了具有良好信效度的社会群体印象评价量表。杨翠作了题为《群体客观属性的重要性感知及其对印象评价的影响》的报告。通过三个研究,明晰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群体客观属性的主要内容,并发现了群体成就在印象评价中的显著优势效应。谭亚莉教授评议:正是这样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研究,让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在国际上越来越有话语权。
在“传统文化心理”专题论坛中,几位报告人聚焦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线索,为我们带了一些社会心理变迁的启示。如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柳泽宇同学在题为《Large-scale Text Min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Texts Reveals Imperial Influences on Cultural Evolution》报告中,通过对中国古代文言文典籍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发现,统治阶级的心理特征可能显著影响整个社会的个体-集体主义文化变迁。
在“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的相对剥夺感与心理社会适应”的专题论坛中,来自长江大学的心理系熊猛老师作了题为《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nd relative deprivation in Chinese migrant adolescent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locus of control and moderating effect of duration since migration》的报告,关注流动青少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问题。研究发现在控制性别和年龄后,感知歧视与流动青少年的相对剥夺感呈正相关,外部控制源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这种联系。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干预流动青少年的相对剥夺,以及加强对经历相对剥夺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实际指导。
其余31个口头报告分会场和展贴报告分会场同样为我们呈现了高质量的学术汇报。如社会认知主题分会场中,来自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的赵礼研究员在题为《信息过载性抑郁的形成机制及对社会心态的影响》报告中,探讨了信息过载抑郁对健康的影响。他认为,为降低信息过载性抑郁,培育积极社会心态,应适当减少社交平台的使用、积极提升个体对过量信息的应对能力。在人际与群际关系分会场中,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系的任孟浩,在题为《穷人会更加眼红别人吗?稀缺心态对妒忌的作用》的报告中,介绍了稀缺心态和妒忌情绪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即资源稀缺的个体在上行比较后会更加妒忌别人,而通过干预控制感可以显著改善这一现象。
此次大会展示了我国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新成果,推动了学界同仁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推动社会心理学的事业发展、国际影响做出了新的贡献。